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央廣播電臺捐贈盤帶與戲曲廣播節目

中央廣播電臺捐贈盤帶與戲曲廣播節目

本網頁以「106年度傳統戲曲盤式錄音帶資料調查暨詮釋計畫」為名,由央廣捐贈之戲曲聲音典藏出發,以聲音表現之原始載體「廣播」為線索,展示廣播節目製播背景、節目製播歷程、戲曲劇種選播、演出生態等面向,期望透過此種途徑,使大眾在聆聽此批典藏之餘,深入背後的製播現場,了解廣播媒體對戲曲的運用,看見其中所呈現的臺灣京劇史與戲曲史。


比例懸殊的大陸地方戲播放

相較於市場龐大且被賦予文化正統想像的京劇,同樣從大陸傳入的各省地方戲,如豫劇、粵劇、越劇、川劇、花鼓戲、秦腔等,當時統稱為大陸地方戲。他們的發展相對弱勢,隨政府遷臺的演員與文武場並不多,極大多數團體都屬於業餘性質,是老鄉們在對鄉音、鄉情懷念的情況下,自發性地集結的組織。這些老鄉向演員學戲,向京劇團商借衣箱與龍套,邀請容妝師傅,逢年過節登臺演出,在觀眾減少與票友年齡增長以後,勉強支撐到1970年代,之後又隨著年度性大陸地方戲公演的辦理,在取得微薄補助的狀況下,向京劇借將訓練演出,但到1990年代,基本上已無票房活動。

在這些劇種中,較為幸運的包括豫劇與粵劇,其他劇種則多需要京劇團支援。

河南梆子在臺灣

在臺灣的豫劇發展史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劇團,是由豫劇名演員、藝名「萬麗雲」(又做「萬里雲」)的張岫雲所挑班的中州豫劇團。中州豫劇團在越南富國島成立,成員伶、票夾雜,但已初具規模,至1950年代時隨部隊遷臺,後幾經爭取編入海軍陸戰隊,至1990年代國防部所屬戲曲團隊裁撤後,先編入教育部國光劇團,再獨立為臺灣豫劇團。豫劇在臺灣多年來演出不輟,繼承傳統之餘努力創新,是大陸地方戲中,在臺發展最好的劇種。不過,即便豫劇勞軍演出興盛,但電臺播用反而很少。根據資深豫劇演員王海玲的印象,早年臺灣的電臺多播出京劇,直至後期電臺節目向文藝節目轉向,豫劇才逐漸被電臺注意,偶爾在演出現場受訪,而真正運用廣播收聽豫劇的經驗,反而是來自於老一輩的隊員們所收聽的「匪臺」。

廣東大戲在臺灣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遷臺初期還有劇團演出,後期則完全屬於同鄉會、曲社的活動。前期的粵劇發展,主要依賴兩位資深演員的耕耘:1960年代以前,以梁懷玉、芳慕蘭夫妻率領的劇團最具規模,不僅能勞軍巡演,中廣還曾為為梁懷玉開設【粵劇春秋】節目;1960年代以後,關子龍隨祝壽團由港來臺並定居後,與梁懷玉劇團合作演出,日後更組織劇團、置辦衣箱,經紀香港演員來臺,維持粵劇在臺灣的能見度。粵劇曲社活動,在粵籍耆老的主持下向來興盛,臺北、臺中皆有曲社活動,至1970年代,來臺演員年邁以後,曲社訓練的票友便頂替而上,而衣箱、容妝更完全依賴京劇提供。可惜的是,在1990年代以後,臺北廣東同鄉會整修,收回長期提供臺北各曲社練習的場地,此後曲社四散。目前尚在活動的曲社僅有兩個,但參與者年事已大,練習時間極不固定,同時也無登臺演出。

其他大陸地方戲在臺灣

大陸地方戲的傳習相對克難,與同鄉會的關係密切,且對京劇的依賴更大。大陸地方戲的發展,源自於老鄉的懷鄉之情,是對鄉音、鄉韻的期盼,但由於來臺演員稀少,因此想要組成一臺戲,就需要從最根本的培訓開始做起。早期的大陸地方戲傳習相對封閉,多由同鄉會聘任演員或資深票友主持訓練,訓練對象或是一般老鄉,或是能講方言的京劇演員,但到了1970年代後期,由於同鄉會方面難再找到年輕人學習,部分劇種遂搭上當時推廣的社會教育,如秦腔便有馬靜亭在社教館開班授課,吸引了一批大專學生學藝;而多數劇種,如川劇、花鼓戲等,則更加依賴京劇演員。在培訓之外,衣箱、容妝與舞臺美術等方面,由於地方戲與京劇的區別不大,但凡舉辦演出,都向京劇團商借。同鄉會票房的常態性演出,基本上按照同鄉會的年節活動安排,所需經費一律由同鄉集資,少數由政府邀請演出的場合,如臺北市戲劇季、大陸地方戲匯演時,才會得到官方給予的微薄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