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樂類

this is not working as expected

臺灣真美系列~《Muliyav在哪裡?》音樂會 節目單

422014120002

國樂類

樂團:臺灣國樂團

首演日期:2014/09/27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422014120002

節目單/節目冊/DM

序:從排灣族人數著他們屋簷上的百步蛇紋開始,從兩千多年前的古老傳說開始,如電影史詩般的音樂效果讓整個音像宛如進入時光隧道,帶領聽眾來到遠古排灣族的開創之初,音樂以最原始的聲音慢慢生成,慢慢堆疊成巨大的時間洪流,最後在指揮的小麥桿揮動之後萬籟俱靜,現場播放部落所收錄到的聲音之後將觀眾引入部落,故事娓娓道來⋯⋯。 根:早期的排灣族人原本是居住在海邊,在傳說中他們曾經與紅蝦大戰,後來為了安居樂業而開始遷徙,經過多次的大遷徙,他們在舊部落安定下來,經過辛苦的建設與經營,他們安居樂業,幸福地生活在美麗的部落,孩子們唱著歌,長老說著部落的故事,傳承著整個排灣族生生不息的生命與文化。一開始的水聲除了表述排灣族人在生活環境中與水的關係外,排灣的語言生成也與水聲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音樂上運用了一首歌謠“Niyu”來做整段的發展,這首曲子是在歌頌並感謝母親的歌謠,也代表著部落孕育了整個排灣族的文化,全曲的進行從孩子們的清唱開始,接著以部落耆老以母語述說著古老的傳說,音樂伴隨著歌聲與傳說,並描述著部落的美好生活,在愈來愈歡樂的音樂聲中結束此段。 石:排灣族的雕刻師傅一斧一刀將部落的文化轉化為木刻作品,而木刻也是族裡記錄的一環,鏗鏘有力的鑿木聲也慢慢轉化為現場演奏的音樂,開始本段音樂的發展,在木刻聲中傳入排灣族為了讓小朋友學習母語並認識部落人家姓氏而唱的歌曲“Tulimai”旋律,曲子的發展也由此展開,部落發展的過程中也伴隨著外來的爭鬥與挑戰,這段也用了另外一段古調“Ata Pitjusaliljing”,而大自然的力量對於部落生活的影響,這些災難的發生也用比較現代的音樂形式表現,大自然的天災往往也對部落的生活有著毀滅性的衝擊,而當大災難過後,一切顯得淒涼而悲慘,但是生命往往就是能夠在很大的磨難之後展現出堅強的韌性,因此音樂聲中也傳來古老的旋律,提醒大家一切都可以重頭來過,隱隱再度出現 ”Tulimai”的旋律,生命的曙光與希望再度被點燃。 珠:這段的音樂是排灣族的情歌大匯串,一開始的滾珠是排灣族巫師問卜的象徵,傳統排灣族巫師在進行占卜,會拿豬皮在陶壺上抹一抹,再拿一顆圓珠放在壺身進行儀式。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顆珠子就會停住,反之則反。就在滾珠聲中,由老人,年輕人及小孩唱起了一首首動人的情歌,在排灣族的古謠裡,情歌的數量很多,這也代表了這個族群的文化,其中這些歌曲包括了 " 田間情歌 ","Naluwan"," 歌聲飛過群山 ","Saljauljscen"。 眼:排灣族有一些非常特別的傳說,有一對逃到山頂上的兄妹,因為近親結婚,第一代生出來的小孩眼睛長在腳趾,第二代生出來的長在膝蓋。跟上天祈求,才讓眼睛長到現在的位置。有一位紅眼睛的巴里,其他人只要看到他的紅眼睛,便會死亡。所以,巴里始終待在家裡不出門,有人要去探訪他,便會把布包在頭上,以免傷害別人。另外排灣族的傳統樂器鼻笛也是一項非常特別的樂器,鼻笛必須用兩個鼻孔的氣息來演奏,兩管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在本段的音樂裡,希望表現出生命的清澈所帶來的感動,因此以鼻笛的演奏帶出一個古調,而另外用更為現代的手法來表現古來傳說中怪誕的故事,在樂曲中讓這兩個極端的音響效果慢慢靠近,代表生命中的融合。 竹:在以往遷徙的過程中,有一位老人走不動了,決定留在原地,叫年輕人繼續往前。叮嚀他們,不要忘記這裡還有一位長者,記得來看我。於是,族人繼續往前,後來那位老人化成一片竹林。族人每三年都會跟靈狗比賽跑步,跑到這片竹林,以紀念這位老人。竹子代表部落文化精神的傳承,在這段音樂聲中,小朋友爭相講述他們所聽到和學習到的部落傳說,耆老也再次講述這些生動的故事,這些文化只能靠著口耳代代相傳,就像最後一段歌謠“Uisacea”一樣,希望能夠一直傳唱下去,讓美好的部落文化永遠在這塊土地上發光發熱。最後帶著傳承的精神,音樂尾聲回到部落的聲音,結束這一趟旅程。

更多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