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當代音樂

卑南山,作品858-3

212023010020

當代音樂

作曲:林道生
作詞:陸森寶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212023010020

弦樂四重奏

原住民民謠

第三號弦樂四重奏《卑南山》創作於2011年7月,原旋律由「卑南族音樂之父」陸森寶所創作(1949),描述臺東卑南族聖山優雅溫柔的風貌。全曲以原歌謠為基礎,僅作些許變形與伴奏,望能保留原歌謠風格。樂曲分為七段,一開始為F大調,4/4拍,速度中板(Moderato),從D的碎音調升至16度上的d’音,遠遠眺望眼前的巍峨高山。A段「古老的山,普悠瑪的山」,純樸的主旋律出現;B段「眺望蘭嶼,遙指關山」,降B大調,主旋律遊走於大小提琴之間;C段「他是傳說中,祖先起源的地方」第一小提琴展現主題變奏;D段「他在雲層上,姿態雄偉」為C段延續,結束後回到前方引子,並轉入下一段;E段「眺望大武山、極目天際」,進入G大調慢板(Adagio),站在頂峰遍覽幽靜山景;F段「他是造物主的傑作」,轉為前段的快速變奏;G段「為美麗我們的東方」,最後回到開頭的F大調,中版速度,奏出主旋律將一切歸於平靜而落幕。第三號弦樂四重奏《卑南山》創作於2011年7月,原旋律由「卑南族音樂之父」陸森寶所創作(1949),描述臺東卑南族聖山優雅溫柔的風貌。全曲以原歌謠為基礎,僅作些許變形與伴奏,望能保留原歌謠風格。樂曲分為七段,一開始為F大調,4/4拍,速度中板(Moderato),從D的碎音調升至16度上的d’音,遠遠眺望眼前的巍峨高山。A段「古老的山,普悠瑪的山」,純樸的主旋律出現;B段「眺望蘭嶼,遙指關山」,降B大調,主旋律遊走於大小提琴之間;C段「他是傳說中,祖先起源的地方」第一小提琴展現主題變奏;D段「他在雲層上,姿態雄偉」為C段延續,結束後回到前方引子,並轉入下一段;E段「眺望大武山、極目天際」,進入G大調慢板(Adagio),站在頂峰遍覽幽靜山景;F段「他是造物主的傑作」,轉為前段的快速變奏;G段「為美麗我們的東方」,最後回到開頭的F大調,中版速度,奏出主旋律將一切歸於平靜而落幕。

13
更多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