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工藝類(材質)/表演藝術工藝/皮影戲/戲偶

11200603183

傳統工藝類(材質)/表演藝術工藝/皮影戲/戲偶

不詳

不詳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11200603183

9x6.5(cm)

臺灣早期的影偶色彩以紅、黑、綠為主,長約一尺;由頭、手、身軀、腳四部份組成;在皮影戲中的人物角色可以用顏色來區分,偶頭可以依角色搭配服飾,一般而言身份高者,色彩豐富,身份低的人衣服色彩單調,紅色最尊貴、綠色次之、黑色最低。 此偶為臺灣皮影戲偶,武將之偶頭。角色類型上,循中國戲曲的傳統,尤其是銜接南戲、傳奇的角色分類,以生、旦、淨、末、丑這五大角色為主要系統;並以黑、紅、綠三主色貫穿於整體影偶;偶頭為陰刻,角色屬淨角。正派的全黑臉,圓目的眼睛表其性格亦嗔怒,魯莽;下巴無髥是年輕的表徵;頭戴武林人士或具功夫者的六角鑾帽,帽前有輪狀的祝天裝飾,造型美觀。 該文物來自呂憲光,呂憲光為呂訴上之子,呂訴上為臺灣早期投入研究傳統戲曲的先驅,六〇年代左右呂訴上曾拜訪當年的傳統戲曲劇團,這批文物應是當年由劇團主所致贈。 宋貓本宋明壽(1920-1986)生肖屬鼠,朋友戲稱貓仔,宋貓便成了正名。家境不佳的宋貓,為改善家計,便跟著金連興的蔡龍溪學皮影,後改投入有遠親關係的永興樂,由張塔傳授。學成後便搭著永興樂、安樂的戲班演出,日後便自組明壽興戲班。

更多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