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國樂類

臺灣國樂團 《傾聽台灣土地的聲音風景》 - 弄獅(嗩吶協奏曲) 影音資料

422016120019

國樂類

主辦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樂團:臺灣國樂團;作曲:陸橒;主奏:曾千芸(嗩吶);指揮:閻惠昌;其他:江謝嘉芬(製作);其他:范欽慧(製作/野地錄音師)

演出日期:2016/10/14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422016120019

</h3>

影音資料

</h3>

「舞獅」,臺灣俗稱「弄獅」,是中國傳統民俗技藝代表之一,常在廟會或喜慶節日時表演。舞獅通常為兩個人合作,一人舞獅頭,另一人舞獅尾;也有三人一組,第三人手持繡球,或是面帶笑佛面具,手拿芭蕉扇在前逗弄。 本曲以臺灣節慶音樂為素材,藉由舞獅這項民俗技藝,聯想臺灣節慶之六個情景,共分為點睛、醒獅、戲獅、迎神、蜂炮、餘燼六個段落。 創作想法: 本作品共分為六個段落,使用嗩吶三把不同音域的嗩吶( 大G 調、小F 調、C調),造成音色與音樂氣氛的對比,並使用嗩吶各種的技巧與樂團間的互動,展現六個段落的旨趣。 第一段「點睛」¹:嗩吶使用循環換氣技巧,藉由綿延不斷的聲音,描繪點睛儀式的神秘,梆子與鑼鼓的使用,為之後所取材的北管音樂素材做些暗示。 第二段「醒獅」:為一純打擊樂段,讓獨奏者有足夠的時間休息與更換樂器,並且為之後的演奏做準備。花盆鼓使用悶擊、掌擊、邊擊、刮鼓邊等不同音色的組合,展現獅子舒醒時,以爪磨地的聲音;而搖鈴、串鈴的使用,則代表獅子身上佩掛的鈴鐺。 第三段「戲獅」:嗩吶代表著拿著扇子逗弄獅子的笑面佛,使用各式滑音、打音等技巧,展現笑面佛可愛的一面,而樂團就是活潑的獅子;嗩吶與樂團間的互動,就如同笑面佛與獅子戲耍的情景。 第四段「迎神」:音樂逐漸轉向廟會的主角─神明,沉重穩健的步伐,伴隨北管音樂曲調,彷佛七爺八爺出巡般的莊嚴。 第五段「蜂炮 」²:使用鳥笛與二胡由高音往低音的滑奏模仿鹽水蜂炮的聲響,不同節奏律動的組合,管樂、彈撥、擦弦的交替參雜,猶如蜂炮亂竄的紛亂。本樂段最後使用27 位演奏者演奏鳥笛描寫蜂炮飛竄的情景,而嗩吶在此時,就如同在蜂炮陣中的神轎,時而被淹沒,時而出現。 第六段「餘燼」:擦弦部分使用音簇(cluster) 式的和聲,以長音的方式鋪陳,產生蜂炮震後煙霧彌漫的感覺;彈撥、管樂的音色裝飾,增添些迷蒙的氣氛。嗩吶使用簫音³ 技巧吹奏出一條平緩沉悶的旋律,為熱鬧的節慶畫下句點。于後臺再次演奏的北管旋律,猶如遠走的陣頭,消失在朦朧的煙霧中。 註: 1. 在傳統習俗中認為,眼睛是靈魂之窗,所以舞龍和舞獅也是如此,因此「點睛」為一種儀式,表示賦予龍和獅生命。 2. 臺灣地區鹽水鎮著名的元宵節慶典活動,民眾抬著神轎接受大量炮竹的洗禮,祈求平安。 3. 為嗩吶一種吹奏技巧,因為聲音如簫,故稱之。

更多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