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傳統工藝類(材質)/表演藝術工藝/樂器製作

樂隊圍欄

11200615055

傳統工藝類(材質)/表演藝術工藝/樂器製作

不詳

不詳

https://collections.ncfta.gov.tw/pages/product/view.aspx?id=11200615055

170*109*106

膜鳴樂器。稱呼:1.環狀排鼓(saing waing, drum circle),由大至小不一的鼓組合而成,分別懸掛於圓形圍欄上,稱pat wain (drum circle,鼓圈,環狀排鼓)一個環狀鼓有18-24個鼓,由左至右依序命名。環狀排鼓又可區分為在宮廷演奏的「皇家的」鼓組,及為一般民眾演奏的「平民的」鼓組,所有的皇家鼓隊都使用玻璃的馬賽克裝飾,並且十分平滑光亮。鼓的調音方式,以調音用的糯米團塗在鼓面中央,以此調整鼓面張力來產生不同的音高。樂師以指尖打擊,藉由不同的力度及技巧產生不同的音色。環狀排鼓是所有打擊樂器中最重要的一項,負責主要旋律。 2. 組成環狀排鼓之樂隊圍欄,是由印度石梓(amane, Gemelina arborea)所製作,這種材質紋理平滑、堅韌、不易斷裂、不易彎曲,且便於攜帶。將環狀排鼓的樂隊圍欄拆下,便可以輕易的運輸環狀排鼓。由於一位熱衷音樂的瑞保明王(Shwebo Min),曾經穿越進入環狀排鼓垂直的、卵形兩英尺之窄門,因此這個門便稱為「皇家窄門」(the royal aperture)。 3. 體鳴樂器。稱呼:突心環狀排鑼(Kyei waing),共有18~19個突心銅鑼,似環狀排鼓一般的排列成圓圈狀。為環狀排鼓及嗩吶伴奏。環狀排鑼也演奏旋律,但以不遮蓋過環狀排鼓為原則。其音響與架鑼(framed gong, maun saing)相比,較具旋律性。演奏者使用擊槌,敲擊鑼上的凸起物,雙手各持一擊槌,演奏時若有必要,須於敲擊後以手抑制銅鑼發出之聲響。在銅鑼凸起物內有蜂蠟,調整蜂蠟之多寡可以調音,銅鑼的演奏者,在樂隊中居於次要的地位。 在蒲甘(Bagan)王朝時代,銅鑼被稱為「那利薩拉」(nari-sara),這段記載可見於北庫尼佛塔(North Kuni Pagoda)蘇王后(Queen Saw)之銘文,這座寶塔經常有富人奉獻樂器。銅鑼也是蒲甘王朝十項樂器中之一項。銅鑼可演奏特別的旋律,稱之為「奇托」(kyei thaw)。 4. 膜鳴樂器。稱呼:帊瑪主鼓(patma, principal drum)呈現桶狀雙面鼓之形制,通常置於桑彎樂團之左半邊。早期,主鼓是懸置於一個三腳架撐起之橫樑上,現今,則是懸置於一個有節的硬竹之上。此竹製橫樑長六英尺,頭與尾為蛇形,現今,此橫樑是由五個部分組成一個俗稱「五不像」(pyinsa-rupa)的動物型態,此「五不像」為一神話中的動物,具有蛇頭、鹿角、馬蹄、加龍(gallon, 似鳥之生物)之翼、鯉魚尾(ngagjin, carp)。主鼓置於環狀排鼓之左側,懸置於前述之蛇形橫樑,而用以支撐此置架的柱子,接近環狀排鼓的一端稱為「證人柱」(witness stand),而接近蛇形橫樑尾部的一段則稱為「豬形雙架」(pig bipod)。

更多詳細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