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七子戲傳習計畫

執行單位:清雅樂府(1997-01-01至1999-06-30)、全和藝苑(1999-10-15至2003-12-15)

計畫啟案日期:1997/01/01

計畫結束日期:2003/12/15

物件數:4

所謂「七子戲」即以泉州腔閩南語系為主的南管戲,早期隨著渡台先民來到台灣,還遠播至東南亞的華僑社會中。本計畫前後聘請黃珠玲和吳素霞藝師擔任此一薪傳工作,吳藝師出生於南管世家,自幼跟隨父親習唱南管,十歲學琵琶、十六歲從徐祥、李祥石二師學習南管梨園戲,於十九歲時便於清雅樂府教授南管戲,民國60至71年間,陸續擔任振樂社、南聲社、聚英社等處之音樂、戲劇教師,並於民國77年榮獲教育部頒發的「民族藝術薪傳獎」,對梨園戲的保存與傳承貢獻不遺餘力。本計畫分三階段:一、招收學員學習梨園戲基本科步,培養對梨園戲之基本概念,並整理梨園戲相關劇本。二、經典折子戲研習,並舉行成果展演。三、加強「經典劇目傳習」及「七子戲師資培訓」,使南管戲能藉由種子老師繼續傳承下去。(摘錄自《傳藝大觀》p.19)

計畫成果資料:七子戲傳習計畫--清雅樂府第1期提交(1997年): VHS(7筆);錄音帶(4筆);紙本資料:買胭脂舞台走位、劇本、總綱(各1冊)、執行報告(1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清雅樂府第2期提交(1998年): VHS(7筆);紙本資料:教學日誌暨教學剪影(6冊)、第二期期末報告書(1冊)、劇本、曲譜等(12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清雅樂府第3期提交(1999年): VHS(9筆);錄音帶(5筆);紙本資料:教學日誌暨教學剪影(5冊)、劇本、舞台走位、曲譜等(21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合和藝苑第1期提交(2000年): VHS(2筆);35磁片(6筆);錄音帶(3筆);紙本資料:報告書(1冊)、劇本、舞台走位(7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合和藝苑第2期提交(2001年): VHS(3筆);光碟(1筆);紙本資料:教學日誌暨教學剪影(1冊)、(第二期)報告書(1冊)、(第二期)期末評鑑 演出剪影(1冊)、劇本、舞台走位(6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合和藝苑第3期提交(2002年): Betacam(5筆);DVD(2筆);光碟(2筆);紙本資料:教學日誌暨教學剪影(1冊)、劇本、舞台走位(8冊)、(第三期)報告書(1冊)。 七子戲傳習計畫--合和藝苑93年度提交(2004年): Betacam(4筆);DVD(2筆);期末展演相本22張(1筆);紙本資料: 教學日誌暨教學剪影(2冊)、教學記錄(2冊)、劇本、舞台走位(6冊)、期末報告書(1冊)。